制砂機生產能力與材料特性有關系嗎?
制砂機的生產能力關系到整個制砂過程的效率高低,同時也在另一方面決定了企業的生產效益問題,所以,制砂機生產能力的大小對于企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。影響制砂機生產能力的因素有很多,今天我們從材料特性的因素進行分析。
1.材料粘度
眾所周知,材料的粘度越高,就越容易出現粘附,這個道理相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。高粘度物料會粘附在制砂機葉輪的流道腔內壁上,導致流道堵塞。如果清理不及時的話,會影響制砂機的整體工作效率,如果嚴重的話,會影響制砂機的正常運行。
2.材料濕度
物料中水分太多,也很容易粘附在制砂機中,在出料和輸送的過程中造成堵塞,這樣的話,就會導致制砂能力下降。在選擇材料的時候,要控制好材料的濕度,嚴格把控在8個百分比以內。如果所選材料的濕度太高,可以使用陽光或空氣干燥來降低材料中的水分百分比。
3.材料硬度
礦石的硬度越高,密度就會越大。材料越硬,其自身破碎的紋理結構同樣也會越緊密,破碎起來就會越困難,破碎效率同樣也會越低,設備磨損越來越嚴重,制砂速度慢、效率低。
4.粒度和合理投喂量
每種類型的制砂機都限制了進料粒度,進料粒度太大的話很容易出現堵塞,使設備失去破碎動能。當然,輸入設備的材料中有太多的細粉同樣也會影響出砂。對于細粉末含量比較高的材料,應該提前篩選一次。盡可能從材料中篩出細粉,以免影響制砂機的正常運行。粉碎物料的粒度越細,粉碎阻力就會越大,粉碎難度越大,效率越低,機械能耗也會越大。如果沒有特殊要求,材料的細度一般應該設定為中細。合適的進料量不但可以保證產量,還可以延長易損件的使用壽命。當進料量達到葉輪滿負荷的70-90百分比時,出砂量會達到峰值。但是,如果進料速度太小的話,不但會降低設備產量,還會增加破碎室襯板之間的磨損,縮短附件的更換周期。
由此可見,材料的粘度、濕度、硬度、粒度和合理的投喂量都會對制砂機的生產能力帶來一定的影響,所以,如果想要提高制砂機生產能力一定要保證這幾個方面的把控。